完满教育

学院风采

 合川校区 
 綦江校区 
 
学院风采  
我在家乡抗疫情——大数据与软件学院6名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2022-03-01 21:22     (点击: )

寒假期间和开学前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数、中高风险地区数量持续增加,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面临不同程度的“吃紧”。无数青年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行列,大数据与软件学院6名大学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身着抗疫服装,忙于工作岗位,用稚嫩肩膀扛起沉重责任,家乡也因他们而变得更加温暖。

“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单纯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对于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2班郝思蕗同学而言,“开学”是个特别的词汇。她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被疫情“侵袭”,导致她无法按时返校。封锁小区、全员核酸、扫码检测……看着这座城市逐渐趋于宁静,她毅然报名成为赛罕区春光嘉园小区志愿者。

凌晨五点半,这是郝思蕗志愿服务第一天报道的时间。虽然已经立春,但呼和浩特依旧很冷。六点钟准时到达布控点,领取防护服、鞋套、口罩、手套、护目镜,第一次成为“大白家族”的一员让她紧张又充满荣誉。工作很累,戴着胶皮手套的手逐渐麻木,但她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只为自己的志愿诺言: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志愿服务能得到家人支持、他人认可,辛苦是值得的

和郝思蕗一样,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3班杜超飞同学也因为家乡疫情无法按时返校。随着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多,防控工作也越来越难。于是,在做好个人防护和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他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地参与到社区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中,成为了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打卡”达人。

“志愿者工作很多,帮助过往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出入信息、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知识、跟随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总的感觉就是很忙,但我也变成了‘多面手’。”虽然志愿服务工作很累,但杜超飞坚信,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我们必将赢得最后胜利

“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解决困难,这一切都非常有意义

经过此次防疫志愿工作,202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3梁小芳感知到志愿者的重要和伟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广西靖西市安德镇三灵村也立即着手开展相关工作。村子里大多数人立刻警惕起来,都按照规定自觉居家隔离,但有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于是,梁小芳成为村里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期间,她听从村委安排,维持现场秩序、为群众答疑解惑、主动上门检测核酸等等,不叫苦不叫累,无声的工作却也让她觉得充满了力量。自己的志愿付出也得到了家乡人的认可,这也让她感知到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快乐,自我思想的升华也让这份工作变得有意义。

“志愿奉献的精神把大家聚在一起,让我感觉十分温暖。”

因疫情暂时无法返校的名单里,还有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班的王新皓同学。除了大学生的身份,他还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赛罕区春雨社区巨海城五区的一名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

“做志愿者有很多人,疫情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我们被聚在了一起,人与人的情感和帮扶,让我觉得十分温暖。”在防疫志愿工作中,王新皓常常在凛冽寒冬中穿戴着一层薄薄的橡胶手套,寒冷让他只能不断地摩擦双手取暖,透明的防护罩呼吸产生水汽,结成遮住视线的冰霜,同时还要去面对不同群众的问题咨询和各种突发情况,尽管如此,他都坚持并顺利完成。这份“小”志愿工作也让他认识到自我价值,也得到家人和社会认可,成为成长路上难忘的一段经历。

“平凡生活里,让志愿服务成为热爱。”

寒假期间,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5班李娅9班陈飒同学也参加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李娅同学开展志愿服务第一天,便将大学所学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协助社区处理外地返乡人员登记信息,当然其中也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但当她看到其他社区干部坚守在疫情防控站点时,便觉得自己的辛苦只能算皮毛,全身的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陈飒同学身为村里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疫情防控那天凌晨两点,接到村里的消息后便立即赶到村委会,协助村干部录入信息,后续帮助村里人检测核酸,封村时又帮助村民配送物资。河北的冬天早上很冷,但志愿服务这份热爱让种种付出都成为值得。

疫情之下,没有任何人是旁观者。当疫情与青春相遇,他们作为青年大学生、作为重庆移通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学子,穿梭奔波在大街小巷,回报社会,服务群众,实现自我,通过行志愿尽显青春底色,装饰最美的青春年华。他们用平凡的举动做着不平凡的事,诠释着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


供稿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文字/图片:郝思蕗 杜超飞 梁小芳 王新皓 李娅 陈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