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学院风采

 合川校区 
 綦江校区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双院风采 | 合川校区 | 学院风采 | 正文
 
我校受邀在第七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上作主题报告
2024-05-20 09:16     (点击: )

为了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对新时代通识教育的新要求,紧跟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方向和理念创新,5月18日—19日,重庆移通学院大通识各单位多名教师齐聚广州中山大学,参加第七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

年会的分论坛中重庆移通学院通识教学部主任、远景学院执行院长皮若兰和电影评论中心教师于上,分别受邀做关于远景学院、双师授课相关的主题报告,这既是对我校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充分肯定,也为我校提升校际影响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本次年会以“中国通识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全国100余所高校的通识教育研究学者以及通识课程教师等350余人汇聚一堂,探讨“新时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开幕式致辞,作为通识教育联盟成员,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走在时代前列,如今各所高校学者、教师齐聚一堂,这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责任。他指出通识教育应以价值塑造为引导,学科融通为途径,进行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推动学生对中国与世界、自我与社会的深入理解,养成其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与专业素养。既有怀抱“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的情怀与格局,也能积极回应世俗规则与时代问题。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甘阳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联盟的近期工作,通报了理事会成员变更情况,并宣读新加入联盟的11所院校名单。目前共有83所高校为联盟成员单位。

慧泉灌顶,启明心智

在5月18日上午主论坛,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根据教育的内涵,将知识分为外显知识和默会知识,其中默会知识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在创造潜力,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打开学科边界、学习边界、学校边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从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调研结果入手,提出当前的教育应该打破以绩点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学习生态,提供更多的养成丰富人生经验的通识教育。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提出智能创作已经从人类的“形”的领域转向“神”的领域,因此通识教育是一个“醒神”的过程,让学生确立创新主体的意识,驾驭人工智能,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介绍了中山大学在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背景下,采取大类集中培养方式和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青年人才。

在5月19日上午主论坛,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刘猛提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并不是对立关系,没有通识的专业教育,培养的将是无灵魂的技术工人;而没有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培养的将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者,通识课程必须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以中部、中国、中道为关键词,从文化传统、现实需求、学科优势、高校体量、地域特色来阐述成立中部通识教育联盟的重要意义——建立一个中部地区通识教育共同体平台,联手创制大学通识教育中国版本。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提出通识教育者有追求“自在自为”通识教育体系的内在动力。但是,放下“自在自为”追求,在实践中常常可以观察到一些学生在通识教育所创造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应对不确定性的预防性成长。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主任李行德以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本科教育的挑战,介绍港中大的一些相关方针政策。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江全元介绍浙江大学如何统筹全校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展示交流,分享移通特色

本次联盟年会分论坛报告在中山大学第二教学楼有序进行,主要围绕经典文本、多学科交叉课程建设、人工智能、通识与拔尖人才培养、书院制建设、科学与人文主题展开。参会教师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及教学所需自主选择分会场参与分论坛的学习与交流。

在“通识与拔尖人才培养”的分论坛中,皮若兰院长以《以通识教育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为题,分享了重庆移通学院以及集团三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培养模式下,以通识教育为主要战略之一的人才培养路径设计;同时报告以特色教育为引,远景学院为例全面展示了移通学院十二年来的通识教育和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历程。

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了基于应用型大学学生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寄宿制书院建设、全球视野、教学管理等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同时分享了移通学院面向未来,在高等教育差异化竞争、高质量办学等方面的求索之路,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围绕远景学院高层次、国际化、跨学科等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通专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的大类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式教学改革,荣誉生选拔培养机制,国际化师资管理团队,学生国际交流实践项目等展示了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的实践经验与成果,给未来与其他高校深入交流、建立合作奠定了基础。

分论坛中我校皮若兰院长分享远景人才培养模式

在以“多学科交叉课程建设”的分论坛上,我校于上老师做了题为“电影通识课的跨学科实践与成效——以重庆移通学院《从小说到电影》双师课堂为例”的发言。首先,于老师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学情,在以工科学生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影+”的电影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丰富了学科融合新可能,使通识效益最大化。

接着,于老师总结了《从小说到电影》课程大纲从2014年至今的十年成长史。这门课近十年多次更新迭代的过程,其实就是我校践行双师课堂,重视跨学科教学,培养 “学思型” 人才的过程。在最新版大纲当中,课程从“颠覆与重构”等思维角度出发,精选了四个国内外经典改编作品案例,从电影+巴蜀文化、电影+剧本杀、电影+经济学、电影+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打造多类型双师课堂,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意表达能力和综合鉴赏能力。

最后,于老师以《降临》这一“电影+哲学”双师课堂为例,为在场的各位老师们详细讲解了双师授课的基本思路。一堂优秀的双师课,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课前选题、课程组织、课后反思等问题,以求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终极目标。帮助学生透过作品的表层信息,直达作品的底层文化,同时教会学生分析改编作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及时地收集学生反馈与不断升级双师课堂的内容与形式,打造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课堂。

分论坛中我校于上老师分享双师授课特色经验

在书院制分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陈建洪,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副院长唐杰4位老师与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学生代表及参会教师就“书院的定义、书院与学院、书院与学生、书院与大众教育、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书院制建设的关键和预期”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本次年会不仅为通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为我校通识教育学生培养和跨学科教学实践上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重庆移通学院将继续秉承“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也期待与致力于通识教育的兄弟院校有更多交流探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