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淬炼·国际商学院领导力教研室的老师杨华琼、陈瑜洁、张颖、耿晨阳、胡小娟、陈颖与智能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洁、学生工作副院长李巧、辅导员蓝剑锋、胡慧敏一同走进了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惠科),与重庆惠科中高层管理者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商科与专业的融合,如何培养顺应时代发展、适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重庆惠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张经理、财务部汤经理与采购部经理热情接待了我校师生。首先,惠科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展厅以及企业厂房,为大家介绍了重庆惠科的主营业务,之后,双方分别进行了企业文化介绍和学校及学院介绍,最后,双方立足于新经济形势下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展开了沟通与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张经理指出,重庆惠科在招聘方面会注重挖掘复合型人才,不仅看重人才的专业能力,还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管理潜力,对业务的认知等等。企业想找到的是具有一定商业意识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商业思维,构建商业知识体系,要求学生不仅专业技术要够强,业务能力还要过硬。财务部汤经理认为,当前制造业企业的财会类人才更应当是复合型人才。例如,重庆惠科公司在招聘会计时并不局限于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甚至是理工科背景的财会人才更容易受企业青睐。这正是由于制造业背景的企业更需要了解企业业务的人,如果这个人才再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在工作中上手更快,表现更好,这样的人才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正如惠科的每一任总经理就是从各个部门主管中选拔出的具有领导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并且熟悉业务的管理者。

沟通交流后我们反思到,传统的学科是人类根据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其共性特征进行的学术划分,因此学科分类具有人类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烙印。但是,新经济的发展及其产业变革不会因为人类对学科的界定而局限在某门学科内,它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和产业划分,那么,高等院校实现“新工科”与“新商科”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重庆惠科为例,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仅了解专业技术难以在企业发展得更好。因此,从长远来看,“新工科”与“新商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实战中潜力更大,在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重庆移通学院的“新商科”教育正是打破了固有观念的壁垒,实现以行业为导向的交叉学科的创新教育。在学生接受学院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接受商科课程的熏陶,培养新商业价值观、全球视野格局观,熟悉新商业规律,成为具有跨界复合知识结构和专业领域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多学院共同努力,在“新工科”与“新商科”融合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打造出一批批顺应时代发展、适应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撰稿:陈瑜洁 杨华琼 陈颖
摄图:柴敏洁
(淬炼·国际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