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物品的利用效率以及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念。挖掘废旧物品中蕴藏的内涵,让生活更有味道。DIY手工社于7月15日在线上举办为期4天的2023社团文化艺术节DIY专场:“变废为宝”——旧物利用DIY活动。

又到了酷暑时节,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的最高温度都在不断被刷新,环保问题愈发受到关注,资源循环创新利用也越来越受重视。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居住环境,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如何保护环境无疑是一个大课题,它内容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废物利用”更是重中之重,本次的活动主题则围绕“变废为宝”实现废旧物品的循环再利用。细心的人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累积,身的废旧物品不断增多,这些物品往往占据大部分的空间,而这些物品就简单的扔掉未免太过浪费。如果把这些废弃的物品进行改造,把废旧物品当作新的材料,就能为生活增添无限的色彩!懂得运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也能为环保尽一分力。把身边的一些废旧物品改造一新,加上一点巧思妙想,添上一点小创意,就能把这些“过期”的小东西,赋予新的生命,这不仅能替家里增添新意,还能享受创作的乐趣。
生动形象的“匪狐”面具是同学们利用废弃的纸板改造的成果。狐狸在大众的印象是机敏狡猾,同学抓住这一特点展示,尖尖的耳朵,尖尖的下巴。取名“匪狐”,利用谐音与“废”紧密联系,突现了活动主题。

小小的奶茶桶,蕴含了大大的能量,经过同学的巧思妙想,让奶茶桶又活了起来变成“百变桶”。笔筒、花盆或是装饰品,每一重“身份”都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利用废弃的塑料瓶进行精心裁剪,打造成精致手工艺品——茧蝶,预示着蝴蝶刚刚破茧,而破茧又代表着新生,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新的物品,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废物利用给了它们第二次发光、发亮机会,让人们有独特的手工体验。

此次社团文化艺术节之“变废为宝”——旧物利用DIY活动到此就告一段落,大家都积极利用身边的“废品”,发挥各自才能制作出了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并且赋予了这些物品崭新的涵义。这些旧物在同学们的手中,重新绽放不一样的光彩,为生活也增添了一抹亮色。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不只有扔掉这一个选项,可以将它“改变”、“创新”,变成生活中全新的一部分,本次活动不仅调动了同学们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更是对勤俭节约一词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解答。
撰文:何佳莲 王丽娟
供图:参赛同学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