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教育

双院风采

 合川校区 
 綦江校区 
 
双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双院风采 | 正文
 
思则常胜,辨者无疆——“迭代焕新·思辨移通”鱼城书院第二届思潮节落幕
2024-04-15 00:25     (点击: )


“只有我们独立自主地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礼记·中庸》提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应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为营造活跃的校园思辨氛围,增强移通学子在快流量时代的思辨意识,鱼城书院对应地设计“博学之”——双语朗诵比赛、“审问之”——现场采访人物故事写作比赛、“慎思之”——思维导图设计及思维涂鸦设计比赛、“明辨之”——双语辩论比赛、“笃行之”——双语主题公众演讲比赛五项竞赛环节,联合学校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钓鱼城科幻学院等部门开展“迭代焕新·思辨移通”鱼城书院第二届思潮节活动,将书院学生领导力培养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紧密融合转化创新,全方位提升学生思辨力、表达力、写作力、学习力等综合素养,让移通学子充分依托自身爱好与特长,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之声。活动通过前期线上征集、线下复赛的选拔,共遴选出25名选手进入决赛,共同在舞台上呈现一场思维的盛宴。12月20日,本届思潮节在六度空间黑匣子剧场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方刚老师、创意写作学院仲心老师、外国语学院外教Clive老师、通识教学部黄延果老师、钓鱼城科幻学院万诗雨老师、孙丽梅老师、雷梦莹老师、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罗青老师、国际商学院外教Lindy老师担任比赛评委。同时,活动还邀请校辩论队队长与队员、各版块选手亲友团出席现场。

博学,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文本无言,掷地有声。在“博学之”——双语朗诵比赛中,六位选手用中英双语向大家描述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诗与远方。中文组刘晶莹同学、许浩东同学分别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月光下的中国》中的选段带我们重温民族的苦难与伟大的飞跃,感受从清冷月光下、皑皑雪夜中喷涌出的振聋发聩的力量,展现新时代学子的赤子之心和民族之思。杨丰荧同学通过汪国真的作品《热爱生命》,婉转坚定地告诉大家:“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英文组贺钰媛、贺桂、王睿同学以饱满的精神姿态、极具感染力的声线分别朗诵了《To be or not to be》、《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The Little Prince》三篇经典作品选段,让现场的评委和观众在她们的带领下沉浸于文本的意境,一同思考生存与毁灭、自私与自爱、驯服与联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审问,熟思审处,反躬自问

本次“审问之”——现场采访人物故事写作比赛作为思潮节的全新版块,首次将《我在书院读大学》项目搬上舞台,5名参赛选手以该项目为蓝本,通过现场采访、稿件撰写、即兴述稿的形式完成比赛,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来自艺术传媒学院的罗雅心同学作为受访嘉宾来到现场,在选手针对性的提问下挖掘其在书院制大学模式下的成长与变化。

在采访环节,5名选手张苡铭、冯丽、贺钰媛、张素琼和邱枫分别就自己的切入点向受访者进行提问。提问过程中,大家充分展现了自身采访技巧和专业素养,随着选手们敏锐抓取受访者表述的关键点不断剖析追问,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的学生主席在书院制大学中的成长经历,从找到榜样到变成榜样,罗雅心同学用“完满、谦虚、自信”三个词概括了在书院文化和完满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活感受。随后的述稿环节中,选手们围绕采访内容提炼了故事重点,精准捕捉受访者传达的要素,临场构建逻辑框架总结故事梗概,用灵活生动的语言概述演讲,展示选手们的新闻捕捉能力、线索追踪能力、逻辑梳理能力、语言表述能力。

选手贺钰媛赛后表示,在与其他选手切磋的过程中,也分析反思出自身在细节撰写和临场阐述上有待提升之处。无论是受访者经历感悟还是针对对手表现分析,本场比赛希望大家通过观察和复盘做到审心观行,躬身自问,不断在信息输入、梳理转化、观点输出的过程中提升思辨能力和表达技巧。

慎思慎独自律,研精覃思

思维导图作为帮助人明确方向、把握全局、理清关系的图形化思维工具,能够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本次“慎思之”——思维导图设计比赛以“信息产业大咖传记书单”为创作基础,选手们通读大咖作品进行思维导图设计创作,在罗列梳理书籍脉络的同时,不断迸发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灵感。

晏维村同学以《关键时刻MOT》为参考,告诉大家如果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有助于达成成功的目标;郑晓雨同学以时间线为逻辑顺序,带我们重温《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马斯克野心勃勃且永不驻足的传奇历程;叶洪润同学则从团队建设、用户体验、经营基础等方面为我们剖析《刘强东自述》背后的商业模式。选手们通过深读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更加明确了能力背后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信息产业大咖书目中的商科思辨,助力学子们逐步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

除此之外,本届思潮节还在“慎思之”版块中全新开设思维涂鸦设计比赛,将思考融入绘画,培养学生艺术思辨和团队分工协作的能力。涂鸦是一种简单明了的视觉语言,看似慌乱的笔画,其实更能让大脑进行专注的思考。段家勤、杨正芳同学的作品《Asce辨》以蓝、紫、红为主色调,讲述一只“小狗骑士”根据记忆碎片进行逻辑排序,最终找回骨头的奇妙旅程;李媛媛、徐连宇、周茂雪三位同学以擅长跳跃的兔子为原型创作《超级兔》,暗喻遇到问题不要一跃而过,在多彩的画面中加入黑色问号表明在思维活跃奔放的同时不要忘记理性思考;蒋宇同学的作品《有点乱》以“Thinking”为视觉中心,周围环绕着一群形态怪异的生物,代表我们大脑思考的时候,内心萌生出的不同情绪,或明媚或阴郁,用诡谲的画风探寻理性的思维是否会被善变的情绪所吞噬。本次思维涂鸦比赛的价值更多体现在选手们创作的过程,涂鸦是一种输出,是对观察的反馈,能有效引导我们集中注意力,在画面中思辨,一图胜千言。

明辨昭昭之明,历历可辨

真理无穷,善辨则握。在“明辨之”——双语辩论比赛中,本次赛制全面更新,以“4vs4”中文辩论和“2vs2”英文辩论的形式开展。

在率先“开战”的中文辩论中,正方反双方分别持对立观点阐述“现代科技会不会让人更加孤独”。正方认为现代科技打造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切换会产生割裂感,造成人内心深处的空虚和匮乏,因此会让人更加孤独;反方认为现代科技能够弥补时空距离,连接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不会让人更加孤独。比赛中,双方你来我往,各抒己见,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火花四射的精彩对决。

英文辩论环节中,双方以“My roommate decides to drop out of school to be an influencer, should I support him or her? ”为辩题展开激烈对辩。正方二辩王米兰在攻辩环节以“What do we study for?”的观点将反方辩手引入正方逻辑圈,逐步掌控赛场节奏,全力输出己方观点。观众攻辩环节,外教Clive老师针对双方提问“If you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arn a lot of money to be an influencer, would you forget all of your studies and make money?”正方选手认为,在中国,激烈的竞争随处可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既要兼顾学业又要发展事业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反方选手则根据近年高收入人群的学历占比数据认为,应当先完成学业再发展网红事业。双方辩手逻辑清晰、双语思维流畅,语言精准犀利,都站在各自观点据理力争,在过程中也展示了丰富的辩论经验,穿插风趣的调侃掀起现场热烈的反响。

笃行,笃心不移,行则将至

演绎,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印象传达;讲述,是个体思维主观能动的发声,本次“笃行之”——双语主题公众演讲比赛以演讲为驱动力,引导选手更加高效、针对性地学习和思考,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中文组的选手刘晶晶、杨铮婷同学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得失皆过程,坦然而行之》为主题的演讲,她们欣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坦然面对敏感与脆弱,在一次次躬身自省中与自身和解,将昨日之思转化为明日之行。选手唐思佳在《“WOMEN”我们,生而自由》的演讲中,用女航天员刘洋的坚韧和执着、张桂梅校长的奉献与无私为例,向所有人宣告新时代青年应向往的热烈与自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英文组选手骆丽璇、王米兰和任彦青同学也以她们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让我们看到移通学子对人类环境保护的倡导,思考如何“Study for cool”,感受书院体制下的朋辈友谊。选手们用淡定从容的姿态让大家看到书院学子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

思辨,师者启思,辨而习之

在各项赛事结束后,仲心老师从辩论技术角度针对中文辩论进行点评分析,认为正方运用诡辩将“孤独”与“独立”偷换概念,在辩论中是值得广泛运用的技巧。孙丽梅老师则针对英文辩论指出:“该辩题可以把‘ school education ’作为切入点,强调辍学的劣势。”方刚院长和罗青老师强调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提问、回答、写作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提取人物故事的重点。最后,外教Clive老师对于所有英文选手给予高度认可,认为中文母语者要运用英文思维进行流畅表达非常不易,无论输赢如何,站在赛场上就是胜利。

本届思潮节帷幕虽已落下,但思维不止,兴味不断。本次活动以多版块赛事为依托,助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方式和多样化表达技巧愿书院学子都能每日勤思,向内生长,在思辨的过程中自我沉淀、自我重塑。鱼城书院也将持续立足于思辨力,不断促进文学、科学、艺术等多方领域与思辨的有效结合,继续加强与各学院及职能部门的联动,为学生搭建有意义、有收获的思辨平台。



撰稿:杨铮婷、徐薇茜

拍摄:周建培、吕晨曦、高聆玲

鱼城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


关闭窗口